张店酥锅,即博山酥锅,淄博市博山区著名传统美食特产,因源发并主传承于淄博市博山区得名。张店区为主要流行传承地区。
博山酥锅历史悠久,始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。相传大诗人苏轼在杭州的任期届满,升任山东诸城太守。苏轼携家人和苏小妹共同踏上了赴任的道路到了颜神店(今博山),在山头窑货市场选购瓷器时,发现每个小窑炉旁边,都摆放着好几个用泥巴垛成的小锅坑炉子,炉子上都坐着小砂锅,见砂锅里有白菜、萝卜、豆腐、海带。苏小妹和苏轼品尝了大锅菜,问清炖菜的原委,便和苏轼买了几样青菜、海带、鱼和猪肉,学着做了一锅大锅菜。不想大砂锅裂开,本以为工夫全白费了,可掀开砂锅盖一看,菜完好无损,香喷喷的味道弥漫了整个房间,品尝味道出奇的好。后博山百姓为纪念苏小妹,便以苏锅相称并在博山广为流传。因为酥锅中所有食物全部酥烂,后改称为“酥锅”。
还有一个传说:早前,地主家过年都是大鱼大肉,过年的时候地主大发善心,把吃剩的一些鱼肉菜赏给长工过年吃,长工们就把材料放在一起炖,没想到炖出来香味扑鼻,从此演变成博山酥锅。另有一说,地主不是发善心而是把做年饭的剩菜发给长工抵工钱,长工拿回家把剩菜都放在一起煮,结果味道很好,后来长工被酒馆聘去,并对大汇菜的配料进行了搭配,并起名酥鱼锅。博山过去都是窑厂,相传工人们都是在窑厂给地主家打工,所以用窑火炖出来的酥锅更加美味至极。
淄博人对于做酥锅,有一种近乎神圣的意思–家家都做,好像没有了酥锅就不是过年。所谓”穷也酥锅,富也酥锅”,那是说做酥锅的原料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搭配。来客人了,盛上一盘:尝尝俺家酥锅!所以有”家家做酥锅,一家一个味”之说。
酥锅的原料比较广泛,主要有白菜、藕、海带、炸豆腐、鸡、鸭、带皮五花肉、带鱼、排骨、猪蹄等,可根据自家喜好酌情添加。一般是大火烧开,文火慢炖,直到肉鱼骨刺酥烂为止。这道菜骨酥肉烂,入口即化,其滋味醇厚,老少皆宜。由于酥锅菜用料广泛,主料随意,食用方便,香酥可口,再加易学好做,酥锅逐渐在博山地区传开,现已传至周村、淄川、张店、临淄、济南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