郯城门笺

郯城门笺,郯城挂门笺又称挂门前、门吊子,是一种节庆日挂在门楣上的民间剪纸艺术。郯城县著名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品。

郯城挂门笺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,其形状如小幡,纹饰如人胜。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,其题材内容、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,由农村艺人创作,流传也在农村的艺术品,它和对联、年画一起构成了鲁南苏北春节期间民居的亮丽风景线。

郯城门笺始于明末,诞生于郯城县马头镇小马头村,马家开始制作,后来传到盛村,该村一郑姓艺人技艺高超,由于他制作的门笺式样精美,且又能给人们带来喜气盈门的吉兆,结果销路打开,村民们纷纷登门拜师学艺,但都被回绝。后来,万高册村姓张的一大户人家与郑家联姻,从而学得制作门笺的技艺,并在万高册村得到广泛发展。

郯城门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。门笺的制作采用套色镶嵌技术,集绘、剪、凿、镶、贴等多种工艺手法于一体,代表了刻纸艺术的综合性水准。门笺的图案和文字始终演绎着世代相传民间的避祸驱邪、纳福求祥的意义。

2008年,郯城门笺作为民间艺术载入临沂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关于作者: 特产网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